▲2011年6月28日,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試點正式啟動(資料圖)
臺海網8月21日訊 綜合環球網、臺媒報道 大陸暫停游客赴臺自由行后,臺交通部門負責人林佳龍宣稱將研議開放大陸游客經第三方入境來臺免簽。不過,島內輿論對此并不看好。
據臺灣《工商時報》19日報道,臺交通部門、陸委會和安全部門等相關單位已交換意見。對于開放陸客經第三方入境免簽,陸委會官員稱牽涉到較多相關事宜,“還在跨部門討論中”。臺行政機構則強調,此舉涉及兩岸政策,行政機構并未討論本案。報道稱,大陸限制核發陸客通行證,不太可能放行其經第三地來臺免簽,且免簽涉及安全問題,相關單位不敢大意。
此前陳水扁時期,臺當局曾開放陸客持有其他國家居留證以及中轉第三地都可赴臺。臺灣《經濟日報》分析稱,這是基于安全因素、不敢全面開放陸客來臺旅游時的“權宜做法”,而現在形勢與背景都不同,“陸客是否真的想來臺灣旅游而花錢、花時間繞道第三方,還有待觀察”。文章提到,當年陸客從港澳、歐洲或菲律賓等地來臺,護照上都會有注記,陳水扁當局也會蓋章,“未來若采用第三方入境免簽,臺方是否蓋章注記有待討論”。世新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陳家瑜稱,臺灣取巧讓旅客申請去第三地時免簽來臺,但即使臺方松綁,陸方是否會要求旅客報備第二目的地是臺灣,仍需要進一步觀察,“若陸方不接受,又有多少旅客愿意冒著違反政府政令的風險來臺?”
臺灣《聯合報》刊登的一篇言論稱,林佳龍的提議意在彰顯“大陸不同意人民來臺灣,但臺灣歡迎陸客來”,大陸人民從民進黨“執政”后感到臺灣并不友善,其實來臺觀光交流的意愿已經驟減。從國際旅宿業者Hotels.com 2018年的調查看,大陸繼續蟬聯全球最大出境游客源地,但臺灣已排除在最受他們歡迎的十大旅游地區。臺灣過去之所以成為陸客旅游熱門首選,“同胞感”才是更深層原因。“既然臺灣當局已將對岸形塑為敵人,就算開放從第三方來臺的陸客免簽,屆時安全部門單位能不加強防范所謂潛在的匪諜嗎?”
大陸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居民赴臺個人游試點,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對此應詢表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試點工作于2011年啟動,是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背景下擴大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的積極舉措。多年來,大陸居民赴臺旅游對臺灣旅游及相關產業發展產生了積極促進作用。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臺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嚴重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試點的基礎和條件。我相信,兩岸同胞都希望兩岸關系早日回到和平發展正確軌道上來,大陸居民赴臺旅游能夠盡快回復正常、健康的發展局面。